(二)敦煌文獻
桑吉克在《敦煌古藏文文獻特點與研究現(xiàn)狀》(《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學報》第1期)一文中對敦煌古藏文文獻的基本狀況、特點以及研究現(xiàn)狀進行了介紹。卓瑪才讓的《淺析敦煌吐蕃經(jīng)濟文書中的兔年購牛契約》(《西北民族大學學報》第2期)一文對敦煌吐蕃經(jīng)濟文書P.T.1095號的內容進行了分析,認為這篇兔年購牛契約有助于我們了解吐蕃時期契約文書的寫作格式和特點、吐蕃占領敦煌地區(qū)時的貿易發(fā)展狀況、法律在經(jīng)濟生活中所起的維護正當權益的作用、當?shù)氐纳鐣M織和職官制度、各民族各部落間的交往關系等。多布旦在《再析敦煌文獻(P.T.1287)中贊普布德貢杰所吟之詩》(《西藏大學學報》第2期)一文中以敦煌古藏文文獻P.T.1287中贊普布德貢杰的詩為研究對象,在對學界各種翻譯和解釋進行介紹的基礎上,結合相關文獻中吐蕃時期語言文字的特點分析,認為詩歌的前六句內容主要是指其父止貢贊普及與其相關的喪葬制度,后兩句指殺父仇人羅昂達孜的下場。
達瓊在《略論敦煌吐蕃藏文文獻之大事紀年中的議事制度的演變及結構》(《西藏大學學報》第2期)一文中對敦煌古藏文文獻中大事紀年所載的議事制度進行了分析,認為議事制度起源很早,但相關文獻記載以敦煌古藏文文獻中的大事紀年為多。吐蕃時期的議事制度分為大小兩種,這在大事紀年中多有體現(xiàn),前者主要探討和贊普王廷以及整個部落聯(lián)盟有關的大事,后者解決加盟部落的內部事務。另外,吐蕃時期的其他文獻還有很多關于興佛的議事制度。達瓊的另一篇文章《淺談敦煌藏文文獻大事紀年中的議事之內容》(《西藏研究》第2期)對大事紀年中的議事內容進行了分類介紹。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355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