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藏文哲學宗教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藏傳佛教和印度佛教哲學領域,按照文章內(nèi)容可以分為教義研究、寺廟志研究、文獻研究、宗教人物研究、現(xiàn)狀研究、印度佛教與藏傳佛教哲學、藏傳因明研究和漢傳因明經(jīng)典研究等,成果數(shù)量不僅比往年增多?,F(xiàn)選擇代表性成果介紹如下。
一、教義研究、印度佛教與藏傳佛教哲學研究
桑杰端智的《佛學基礎原理》(?????????????????? ????????????????)一書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該書作者在前人調(diào)查研究的基礎上,通過系統(tǒng)而扎實的文本研究和田野調(diào)查,對藏傳佛教原始思想結構模式及現(xiàn)狀,特別是全球化影響下藏傳佛教思想變遷的新趨勢及其思想變遷的原因、思想變遷與其他文化之間的關系、藏傳佛教思想的未來發(fā)展趨向等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分析研究。
欽則·阿旺索巴嘉措編著的《宗喀巴大師依宗瑜伽匯編》(????????????????????????????????? ??????????????????????????????????????????????????????????????????????????????????????????)一書中收錄了民間、寺院、個人手中搜集的孤本、絕本、手抄本等第一手資料,為研究佛教瑜伽方面的學者提供了有關瑜伽的儀軌、教義、釋論、導引、注疏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教義教理。
小次多的《龍樹因明巨著〈方便心論〉相關問題探討》(???????????? ???????????????????????????????????????????????????????????????????《???????????????????????》??????????????????????《西藏大學學報》第2期),龍樹大師論著《方便心論》早期沒有藏譯本(2013年夏壩仁波切譯),但在藏傳因明學界早已聞名。作者通過漢譯本《方便心論》介紹了該文獻撰寫的時間和目的,尤其對該文本中的八種方便,即“譬喻”“隨所執(zhí)”“語善”“語失”“知因”“應時語”“似因”“隨語難”等八種辯論方法作了詳細介紹。
平措的《論述時輪金剛在印度和中國西藏地區(qū)的傳播與發(fā)展》(????????????????????????? ???????????????????????????????????????????????????????????????????《西藏大學學報》第3期)一文詳細介紹了印度佛教和藏傳佛教中的時輪金剛最初由釋迦牟尼所宣說,后期產(chǎn)生的傳入香巴拉傳說,11世紀時輪金剛傳入藏族地區(qū),并產(chǎn)生時輪歷等。在傳入藏族地區(qū)的過程中因為不同傳承產(chǎn)生了覺譯師派、卓譯師派、熱譯師派等時輪金剛的派別。文章對將時輪引入藏族地區(qū),且對弘揚時輪金剛有功的布頓大師、恰譯師等作了詳細研究。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35580號